欢迎来到翱程旅游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订单

线路

线路搜索

酒店

酒店搜索

入住城市:

酒店名称:

热门景点索引     更多

景点 --> 国内旅游景点 --> 江苏 --> 无锡 --> 无锡太湖风景区
无锡太湖风景区
线路编号:17925 发布时间:2016/1/14 23:20:22阅读次数:5924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界北纬30°55'40"~31°32'58"和东经119°52'32"~120°36'10"之间,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
       太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其西和西南侧为丘陵山地,东侧以平原及水网为主。太湖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属季风气候。太湖河港纵横,河口众多,有主要进出河流50余条。太湖水系呈由西向东泄泻之势,平均年出湖径流量为75亿立方米,蓄水量为44亿立方米。太湖岛屿众多,有50多个,其中18个岛屿有人居住。
一、形成演变
形成原因
潟湖说
       是由于大江淤积而导致了太湖的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太湖、阳澄湖、淀山湖等湖群原先是与海相通的大海湾,由于扬子江与钱塘江向东延伸与反曲,致使部分海面被环抱于内遂成内海,两侧诸山水流不断注入,冲淡了其内海的水成为淡水湖。
构造说
       因为太湖地区地壳的新构造运动,造成太湖平原下沉,河流改向,荆溪水系改道东流,由断陷盆地成为汇水盆地,又渐渐成为数个沼泽小湖泊,以后逐步形成太湖。
气象说
       古
代数千年间的持续大暴雨,有些年间的年降水量甚至达到60亿吨,太湖地区的大片低洼地大量积水,年复一年,遂形成如今的太湖。
风暴流说
       四千至六千年前的气候异常,不断形成的大风暴流涡动,数千年间的狂风暴雨造成太湖地区的沼泽浅洼地积水不断增加,水域日扩大,形成太湖。
河流淤塞说
       在距今2万至1.5万年的第四纪更新世末玉木冰期时,海水东退,古太湖海湾消亡,太湖地区与东海陆架相连,成为广袤的古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平原植被为温带草原或疏林草原。全新世中期(距今7500-2500年),随着气候转暖,海面回升到今海平面附近。由于长江和钱塘江沙嘴的形成,太湖平原成为大型集水洼地。西部山区原向东北注入长江的荆溪和东流入海的苕溪等,因河流下游被淹,比降减少,入海河道宣泄不畅,河泥沙淤积严重,而改道汇集于这碟形洼地中。海潮倒灌及平原地下水位抬升,致使低洼地积水沼泽化,形成分散的小型湖泊群。各个小湖泊面积逐渐扩大而汇成大湖。加上后来东岸出湖河道渐趋淤塞,湖水蓄积量的增加及湖中风浪潮流对湖岸的侵蚀,湖面面积进一步大,遂成现今的太湖。
火山喷爆说
       通过对太湖三山岛数年采样鉴定、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发现并确证火山的存在:在三山岛存在喷爆角砾岩、原生二次喷发的凝灰角砾岩与弱熔结玻屑凝灰岩等。三山岛的北部和西部遍布火山角砾岩,火山喷爆的火山弹,并且都已硅化成燧石、玉髓、玛瑙等在东泊小山发现一条火山喷爆的地质剖面,喷发时代为5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火山活动是其深部岩浆活动的结果。岩浆火山活动降低了太湖及其周边的地下热压与容重,产生负压,其结果带来该地区新生代缓慢的沉降,太湖及其周边大小诸湖都为同源同因的火山喷爆而成的地面沉降湖。
陨击说
       这一学说又分“陨石撞击成因说”和“彗星爆炸成因说”两种。
       陨石撞击说认为:距今50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从北东方向撞击地面,造成相当于1000万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巨大冲击,留下了2300多平方公里的陨石坑,即现在的太湖。
       彗星爆炸成因说认为:在4800年前,一颗直径50公里的相当于一个超级大雪球的彗星,从东北向西南砸向太湖地区并在上空爆炸分裂成许多颗后,撞到地面,大的一颗撞击形成太湖,其余则撞向太湖四周形成一些小的湖泊。并造成太湖四周大量散落的铁疙瘩一类的陨击物质。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最新研究成果:确定石湖石棍为陨石,太湖为陨石冲击坑。冲击溅射物是指冲击成坑作用中被抛射到空中再溅落在冲击坑及其周边地区的受冲击而变质的陆源物质。太湖冲击溅射物主要分布在石湖和太湖湖底较硬的黄土层之上的淤泥层中,说明太湖冲击坑建设物形成于全新世一万年之后。
境域变化
       春秋战国以前,太湖地区原是陆地的冲积平原。唐代湖水可达吴江塘岸。洞庭东山和西山原为湖中两大岛屿,后因东山与木读间泥沙淤积,滩地扩展,至清代中期,岛与沙洲相接,使东太湖成为太湖的一大湖湾。近一二百年来,因东太湖东岸和西北岸淤积加甚,加之围垦湖滩地,东太湖实际上已成为一个狭长见阻水严重的浅涸湖区。近代太湖的变迁以东太湖地区最为突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太湖及其周围湖群,因围湖种植和围湖养殖,湖泊面积减少13.6%,消失或基本消失的湖荡有165个,合计面积161平方公里。其中以太湖、隔湖最为突出,太湖西北的马迹山岛因围湖造田已与陆地相连。隔湖的北、东、南面因加速围湖,使原有湖面大为缩小。
二、流域特征
地理位置
太湖
       太湖界北纬30°55'40"~31°32'58"和东经119°52'32"~120°36'10"之间,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
地形地貌
       太湖西和西南侧为丘陵山地,东侧以平原及水网为主。
气候
       太湖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属季风气候,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南风,温和多雨;冬季受北方高压气团控制,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为16.0℃-18.0℃,年降水量1100-1150mm。
三、水系组成
湖区概况
       太湖湖水面积2338㎞²,湖面形仪西突的新月,西南部湖岸平滑呈圆弧形,东北部湖岸曲折多湖湾、山甲角。湖泊长68公里,最大宽度56公里。因泥沙淤积和人工围垦,一些岛屿分别与东、西庭山连体,近岸的则与湖岸相连成半岛,现尚存大小岛屿48座,以西洞庭山面积最大,为75㎞²。
上游水系
       太湖上游集水面积1.9万平方公里,古有苕溪、荆溪两大水系汇水入湖,至今变化不大。苕溪水系源于浙江省天目山地,以东、西苕溪为大。荆溪水系源于宜溧山地和茅山东麓,可分为南溪水系、洮滆湖水系、江南运河水系,向东注入太湖。各水系间有南北向调度河道。江苏省境内湖西地区在江南运河以北截水入江后,入湖水系流域面积为6081㎞²。
       南溪水系的主要河道有胥河(原称胥溪河)、南河、南溪河。胥河西通固城湖,连接太湖水系与水阳江水系,明代建有东坝、下坝将其堵断,下坝以东经定埠于河心乡王家渡入溧阳县接南河,全长30公里。南河旧称胥溪,民国期间又称宜溧运河,建国后称南河,西起淳溧交界至宜溧交界渡济桥,全长45.5公里,沿线汇梅渚河、大溪河、溧戴河(俗称戴埠河)等。南溪河从宜溧交界渡济桥经徐舍入西氿,过宜兴县城入东氿,于大浦注入太湖,全长42公里,先后有厔溪河、桃溪河、中河、蠡河等汇入。建国后,在大溪河、戴埠河、厔溪河上游兴建4座大、中型水库。大溪河上承大溪水库(库容1.71亿立方米)、前宋水库(库容1596万立方米)。戴埠河上承沙河水库(库容1.09亿立方米)。厔溪河上承横山水库(库容1.02亿立方米)。
       洮滆湖水系位于江南运河与南河、南溪河之间,西承茅山东麓来水,经洮湖、滆湖调蓄后东注太湖。洮湖又名长荡湖,跨金坛、溧阳两县,面积90平方公里,湖容积1亿立方米。滆湖跨武进、宜兴两县,面积164㎞²,湖容积2.1亿立方米。洮湖西部入湖河道,主要有通济河、北河。出洮湖有湟里河、北干河、中干河东流入滆湖。另有夏溪河、扁担河,从西北侧流入滆湖。出滆湖有太滆运河、漕桥河、殷村港、湛渎港等注入太湖。
       各水系之间的南北向分洪、引江、通航调度河道,江南运河与南河、南溪河之间有丹金溧漕河、赵村河、孟津河、武宜漕河等。洮滆湖与江南运河之间有新鹤溪河、锡溧漕河等。
下游水系
       太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为江苏省最大湖泊,古称震泽,又名笠泽。湖区南缘位于江浙两省的分界线上,湖泊面积2338㎞²,一般湖底高程1.10米左右。多年平均水位3米左右,湖容积48.7亿立方米。在水位4米时,湖容积73亿立方米。在水位4.5米时,湖容积85.25亿立方米。太湖古有进出河道260多条,西北方向有荆溪百渎,西南方向有苕溪七十四,均为入湖渎;东南方向有震泽七十二港有进有出;东面有吴江十八港,为出湖港浦。由于多年淤积和人工改道,滨湖河港已不到200条。沿湖在东晋建有荻塘,唐宋建有吴江塘路等河湖分隔工程。1958年兴建了部分太湖环湖大堤,1977年进行续建太湖大堤(又称太湖控制线)。太湖环湖岸线全长410公里,其中江苏境内岸线长350公里,扣除山丘地区,环湖大堤长243公里,分湖东大堤和湖西大堤。湖西大堤,自无锡县直湖港向西,沿湖至浙江省吴兴县东西苕溪出,长58公里;湖东大堤,自无锡县梁溪向东,沿湖经胥向南,穿太浦河过江浙省界至吴兴,长185公里。
       太湖下游的入江入海通道,古有吴淞江、东江、娄江,统称太湖三江,分别向东、南、北三面排水。8世纪前后,东江、娄江相继湮灭。从11世纪开始,吴淞江也很快淤浅缩狭。上游来水汇入太湖以后,经湖东洼地弥漫盈溢分流各港浦注入长江。明永乐元年(1403年),在上海县东开范家浜,上接黄浦江,下通长江。不到半个世纪,黄浦江冲成深广大河,成为太湖下游排水的主要出路,吴淞江淤塞为黄浦江支流。1958年,开挖太浦河,上接太湖,下接黄浦江。黄浦江在米市渡以上有三支,北为斜塘、泖河、拦路港,与淀山湖相通;中为园泄泾,上接俞汇塘;南为泖港,承杭嘉湖来水。米市渡以下至吴淞,长113公里。
       江苏省境内湖东洼地汇水入黄浦江,太浦河以北称淀泖水系,太浦河以南称浦南水系。在江南运河至浏河以北地区,按地势高低,分为阳澄水系、澄锡虞水系、湖西沿江水系。淀泖水系包括太湖以东、娄江至沪宁铁路以南、太浦河以北地区,面积1500平方公里。区内湖泊密集,水网纵横,相互沟通。淀泖湖群主要有淀山湖、澄湖及其周围的元荡、白蚬湖、长白荡、白莲湖、金鸡湖、独墅湖等,主要河流有吴淞江、急水港、牛长泾塘、八荡河等。吴淞江蜿蜒曲折横穿北部,西起吴江县松陵镇北瓜泾连通太湖,向东北流经吴县、昆山,入上海市称苏州河,在外白渡桥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江苏省境内长81.9公里)。北岸众多河港与独墅湖、金鸡湖、娄江、浏河连接,南岸众多河港与澄湖、淀山湖相通。澄湖面积45平方公里,湖容积0.8亿立方米,承西面和北面来水向东南泄入淀山湖。淀山湖面积67㎞²,湖容积1.3亿立方米,除澄湖来水外,西有急水港汇入,出湖主要河道除拦路港外多被堵断。澄湖与淀山湖之间有明镜荡、长白荡、白莲湖。
       浦南水系,北界太浦河,南与杭嘉湖平原相连,面积553㎞²。区内除太浦河外,有江南运河、塘、澜溪塘。太浦河西起吴江县时家港接通太湖,汇入黄浦江,长57.5公里。自1958年起,几经开挖,江苏省境内40.5公里已通流,下段17公里基本未开挖。沿线串连蚂蚁漾、桃花漾、汾湖、马斜湖、钱盛荡等大小湖荡,并在平望与江南运河平交,是排泄太湖洪水入黄浦江的主要河道。
       阳澄水系位于望虞河以东,娄江至浏河以北,面积2537㎞²。区内娄江、浏河、杨林塘、七浦塘、白茆塘、常浒河等河流自西向东排水入江,盐铁塘由西北向东南贯通诸河。盐铁塘以东,为沿江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盐铁塘以西有阳澄湖群,地势低洼,河网稠密。阳澄湖面积113平方公里,湖容积3.2亿立方米,四周分布着昆承湖、盛泽荡、巴城湖、傀儡湖、鳗鲡湖等湖荡。娄江为古代太湖三江排水之一,从苏州市娄门,东经昆山入海,8世纪前后湮废。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修建至和塘,经多次浚河筑堤后,从刘家港出海。明弘治年间改称娄江。建国后,1958年拓浚浏河工程时,以昆山草芦村为娄江与浏河分界点。娄江西起苏州娄门,东流至昆山县草芦村,长53.1公里,流域面积230平方公里。浏河自草芦村向东北至浏河镇入江,长24公里,流域面积1000㎞²。杨林塘西起阳澄湖,东流入江,长47公里。七浦塘西起阳澄湖,东出七丫入江,长48公里。白茆塘西起常熟小东门,通昆承湖,东出白茆入江,长41.3公里。常浒河西起常熟大东门,东出野猫入江,长21.8公里。区内调度河道有盐铁塘、张家港南段、元和塘。盐铁塘自张家港杨舍至太仓,于嘉定黄渡入吴淞江,长95公里(其中西段常熟境内有10.5公里已淤塞,现仅有84.5公里)。张家港南段在常熟虞山通望虞河,向东南穿昆承湖,经横泾塘,过巴城湖,入常熟塘跨娄江接青阳港,是阳澄水系中部引排调节河道及苏南重要航道。元和塘南起苏州齐门,北至常熟南门,长45公里,是阳澄水系西部引排调节河道。
       澄锡虞水系,西至常澄公路,东界望虞河,面积3588平方公里。区内主要河道有望虞河、锡澄运河、新沟河、张家港、十一圩港等。锡澄运河长39公里。新沟河长27公里。张家港自江阴北向西,过张家港市入江,是北部高地主要排水河道;北向东南穿望虞河入吴淞江,经两度整治,全长121公里。十一圩港南起江阴北,北流入江,长27公里。其余尚有西拱河、南横套河、东横河、太字圩港、青祝河、锡北运河、九里河、伯渎港等,纵横交错。望虞河南起太湖边沙墩,穿江南运河与沪宁铁路,向东北穿漕湖,至耿泾入江,长60.2公里。
       湖西沿江水系以江南运河常镇段为干河,向北排水入江,面积1900㎞²。主要河道有九曲河、新孟河、德胜河、澡港河、桃花港、利港等。江南运河原起镇江京,隔长江与瓜洲里运河相望,1958年改道由谏壁通江,与对江六圩里运河相望。自谏壁西接凌塘河(上承凌塘水库),南通香草河、丹金溧漕河、扁担河、武宜运河,绕太湖东缘经平望入浙江省。在江苏境内又称京杭运河苏南段,长218公里。其中镇江至常州段,汇集湖西部分来水北流入江,或引长江水补充湖西水源。运河入江于1978年建成谏壁抽水站,排灌能力120立方米每秒。
四、水文特征
流量
太湖平均年出湖径流量为75亿立方米,蓄水量为44亿立方米。
水位
平均水深1. 9米,蓄水量44.3亿立方米。每年4月春雨增加,水位上升,至7、 8月水位最高,9月后水位开始下降,11、12月进入枯水期,次年1、2月水位最低。历年最高水位为4. 62米(瓜径1954年8月25日),历年最低水位2. 17米(瓜径1956年2月29日)。
水温
太湖年平均水温17.1℃ ,1月平均水温4℃, 7月平均水温25℃。常年仅在湖湾或背风岸可见1-2厘米厚的薄冰,仅特寒的年份全湖才会结冰,在近65年中,全湖封冻仅10次。
五、生态环境
污染情况
       1987年,太湖已有1%的水面水质受到轻度污染,主要分布在五里湖湖面和小梅入湖处;有10%的水面水质达3级,主要分布在三山、马迹山、大浦港至乌溪港和胃港至光福的太湖沿岸水域;89%的水面维持在二级水质,主要分布在湖心地区水域。由于水质退化,太湖的营养化程度加重,经常发生绿色“水华”。从湖内氮、磷的营养成分分析,其指标均在中一富营养和富营养化水平。1960年总氮值仅为0. 23毫克/升,1980年为0.85毫克/升,而1987年已达1.43毫克/升,1987年为1980年的1.6倍,为1960年的6.23倍;总磷值1981年为0.02毫克/升,1987年为0.046毫克/升,1987年为1981年的2.3倍。以氮、磷指标评价,太湖的中一富营养化和富营养化的面积已占太湖总面积的90%以上。无锡市太湖沿岸由于富营养化程度较高,近几年来夏季经常有兰藻滋生,严重影响水质。
污染防治
       根据《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太湖流域实行分级保护,划分为三级保护区:太湖湖体、沿湖岸五公里区域、入湖河道上溯十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一公里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主要入湖河道上溯10-50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一公里范围为二级保护区;其他地区为三级保护区。太湖流域一、二、三级保护区的具体范围,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
       2007年5月底,太湖蓝藻大面积暴发,水源地水质遭受严重污染,引发无锡市近200万居民供水危机。随后,国务院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大太湖水污染治理力度。江苏省也加快了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的进度。江苏省到2011年已完成太湖防治工程1050个。根据国家防治太湖的总体方案及江苏省制订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江苏共要实施近1800个太湖防治项目。江苏省到2011年已完成总数的65.6%。经过综合治理,太湖主要污染指标都有明显下降,但总氮指标现在为2.74毫克每升,离国家要求的2毫克每升还有不小距离。太湖仍存在突发性水污染的风险。
六、水利工程
灌溉工程
       苏南太湖地区有耕地1290万亩,其中湖西及滨湖山丘区160万亩,洮滆、澄锡虞及沿江平原644万亩,阳澄、淀泖、锡澄运河及湖西圩区486万亩。全区北临长江,南依太湖,湖荡众多,河网密集,引水蓄水条件优越,一般年份灌溉水源比较充裕。除湖西山丘区有水库塘坝蓄水并从江湖补给外,平原区主要引用江水,圩区主要引用湖水。
       随着古代农业开发,灌溉事业续有发展。秦汉时期,沿湖低田开始筑堤圈圩,沿江高地逐渐引用江水,洮滆平原陆续兴筑陂塘。南北朝时,西部金坛以东修筑了单塘、吴塘、南北谢塘等较大塘堰。东部常熟“高乡滨江有二十四浦,通潮汐,资灌溉,而旱无忧”。隋唐年间,润州(镇江)、常州、苏州都有灌溉排水工程。唐元和八年(813年),“在常州西开孟渎,北通长江、南接运河,长41里,引江水溉田四千顷,并以通漕”。太和年间(827~835年),浚盐铁塘,两岸开挖塘浦,广筑堰闸斗门,拦水于岗身之东灌溉高田。唐末,吴淞江北已有规格成片的塘浦圩田,加之龙骨水车逐渐普及,旱涝不及。吴越时期,巩固完善塘浦圩田,续浚海虞二十四浦,一河一浦皆置堰闸,出现了“低田常无水患,高田常无旱灾”,“岁多丰稔”的景象。北宋初年,一度毁闸废堰旱涝加剧。宋景二年(1035年),范仲淹督浚白茆、福山、浒浦、七丫等大浦,以利引排。庆历二年(1042年),开常州通江各港,灌田万顷。熙宁年间推行农田水利法,灌排工程得以恢复。进入南宋,围垦之风日盛,部分地区出现了陂塘娄渎悉为田畴,有水则无地可蓄,有旱则无水可戽的局面。明清时期,继续拓浚通江港浦,并不断建闸以收引潮之利。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古代江建闸屡兴屡废,而且启闭不灵,引排失时,小潮引不进,大潮引不足。清末又改在支河筑坝拦蓄高潮。
       民国时期,除继续拓浚通江河港,江兴建水闸(1936年建白茆五孔钢筋混凝土水闸),支河筑坝设涵外,开始发展机电动力提水灌溉。早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无锡西乡就出现煤油机带动龙骨水车提水灌溉。民国4年(1915年),开始用国产柴油机带动龙骨水车提水。民国9年以后,开始采用柴油机带水泵提水,并出现了业主经营流动机船包田戽水。民国13年,震华电厂在武进兴办电力灌溉站,受益2000亩。民国14年苏州电厂供电,开始用流动电灌机船在吴县灌田2万亩。民国20年,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成立模范灌溉管理局,管理局下设武锡区办事处,从事武进、无锡一带电力灌溉建设,并在吴江庞山湖设庞山试验场,于民国23~25年建设3座固定灌排站,装机10台套,设计流量2.67立方米每秒,灌田8600亩。1949年,机电灌排动力发展到4.56万千瓦(其中柴油机4.23万千瓦),灌排面积227万亩(其中机械灌排面积211万亩)。太湖、阳澄湖、淀山湖周围有40万亩用电力及风车提水灌溉,其余都用人力、畜力水车提水。
       太湖流域虽然水源充沛,但大旱年份降雨量少,潮水引不进,湖水蓄不住,缺水十分严重,古代多有严重旱情记载。宋熙宁十年(1074年),太湖涸,湖心见古坟墓街市。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太湖为陆地,泖湖、滆湖、运河俱涸,河流绝。崇祯十一年至十七年(1638~1644年)连续大旱,蝗食禾稼,民多疫死,人相食。民国23年(1934年),沿江地区引潮不及,内河浅涸,吴江水位只有1.87米,宜兴水位只有1.46米。武进、江阴、常熟、太仓、昆山、松江等11个县旱灾,河水干浅、污染严重,饮水不洁,不能食用。各地发生疟疾、赤白痢、霍乱等时疫。
       建国初期,疏浚通江小港及内部河浜,修筑蓄潮坝,增建木涵洞,提高引潮蓄潮能力,陆续合并车,扩大机船灌溉,并开始兴办固定机电灌溉站。1952年,丹阳珥陵电力灌溉工程开工,建8座电灌站,于1953年完成,灌田11.5万亩。1955年,兴建金坛湟里机械灌溉站,灌田6.6万亩,常熟金家大圩机械灌排工程受益1.9万亩,吴江平北站灌田1.3万亩,昆山周墅站灌田1.1万亩。后又在吴县、吴江兴建湖东电灌区,受益10.8万亩。到1956年,太湖地区机电灌溉动力达到8万千瓦。
       在试办机电提水灌溉工程的同时,逐步扩大引江能力,解决灌溉水源。1952年在七浦塘入江兴建七浦闸。1953年发生中等旱情,太湖地区受旱320万亩,此后陆续疏浚了九曲河、德胜港、白屈港等沿江引水河道。1956年全线拓浚锡澄运河、开挖七浦塘下段。1958年,开挖望虞河、张家港、浏河、杨林塘、常浒河、新孟河。次年又拓浚江南运河常镇段及九曲河。并相继建成张家港闸、浏河闸、谏壁闸、望虞闸、杨林闸、浒浦闸、九曲河闸。沿江骨干引水工程初步建成,不但改善了沿江地区的灌溉条件,而且在旱年还可向太湖补水。1958~1959年大旱,沿江河道发挥引水效益,单浏河、望虞河、张家港在1959年8月份就引水近5亿立方米。经全力组织抗旱,湖东地区旱情缓解,但湖西地区旱情严重,胥溪河下坝坝下水位曾降至2.5米。1958年6月,省抗旱会议研究同意开通胥溪河东坝引固城湖水抗旱。7月,镇江地区动员8000人突击开坝,8月份开始引水12立方米每秒。东坝开通后,原有下坝标准较低,不能防御汛期洪水。1959年4月决定在东坝以下3.6公里处筑封坝挡洪,同时建茅东进水闸,引水灌溉高淳、溧阳20万亩高亢农田。60年代,沿江河道继续并港建闸,苏州地区52条通江河道并港建闸34座,闸孔总宽429.4米,日平均引水能力可达40立方米每秒。
       1971年灌溉季节,90天降雨仅172毫米,7月8日长江大通流量仅2.2万立方米每秒,8月3日镇江潮位只有3.15米。湖东地区大力引水,旱情减轻。湖西地区引水能力不足,旱情严重,虽然沿江河道引进江水10.5亿立方米,又在丹徒等地设临时站提引江水,洮滆湖水位仍下降至2.5米,南河南渡水位降至1.88米,农田受旱成灾54万亩。1971年以后,湖西地区继续扩大灌溉水源,湖东地区转向改善内部灌溉条件。
       60年代末,苏州地区发展“双三制”(双季稻三熟制),带来泡田灌峰集中、用水量增大的新情况,原有灌区面积大,渠道长,送水不及时,不能满足灌溉需要。1973年苏州地区水利局在昆山县试点,总结出双三制水稻灌区的规模,一般以一千亩左右的耕地、一个大队(村)范围、一千米长度左右的渠道、一小时内灌水到田为宜。此后,全地区对面积偏大、站址不当、用水不及时的灌区进行调整。到1979年,苏州地区机电灌区调整为3455处、面积524万亩,其中2000亩以上的灌区,由原来占总数的39.1%下降为3.4%,500-2000亩的灌区由57.4%上升到65.7%,500亩以下的灌区由3.5%上升为31.9%。
       1972年以后,湖西地区拓浚九曲河、德胜河及江南运河镇武段,扩建九曲河闸,重建锡澄运河定波闸(工农闸),遇1971年型潮位引水能力可扩大至17.4亿立方米。1973年开始进行湖西地区水利规划,灌区分水库塘坝灌区36万亩,东坝引水灌区20万亩,沿江灌区28万亩,滨湖灌区51万亩,内部引江灌区540万亩。规划引江灌区灌溉控制水位2.8-3.3米,扩大沿江河道引水能力,低潮时用抽水站提水300立方米每秒。1975年,谏壁抽水站开工,装直径2.8米轴流泵6台套,设计流量100立方米每秒,包括备机为120立方米每秒,可补给280万亩农田灌溉水源。
       1978年太湖流域出现特大干旱,5~9月降雨314毫米,比1934年干旱还少32毫米,伏旱接秋旱长达70天,河湖水位普遍下降,山区水库塘坝干涸,各地充分发挥通江河道的作用,大力引江抗旱。湖东地区沿江9个骨干水闸(含工农闸、十一圩闸)在5~9月引进江水32亿立方米,其他沿江涵闸引进24亿立方米,合计56亿立方米,不但基本满足地区农业用水,而且补给太湖水量6.4亿立方米。湖西地区谏壁水文站潮位一度降到2.99米,江水引不进,刚刚投产的谏壁抽水站从7月1日至9月28日连续运行3个月,抽引江水6.4亿立方米。但湖西地区尚缺水13亿立方米,受旱103万亩。
       70年代,机电动力灌溉迅速发展,到1980年,全区有固定排灌站1.9万处、50.5万千瓦,灌排面积966万亩。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田灌溉用水情况发生了变化。苏州地区对面积在1500亩以上的灌区进一步作了调整,土地比较平坦的灌区仍控制在千亩左右,稻棉轮作和地形复杂的半高田地区一般控制在500亩左右,到1982年固定灌区增加到5369个,其中2000亩以上94个、1000~2000亩967个、500~1000亩1566个、500亩以下2742个。1983年太湖灌区机电动力增加到79.4万千瓦,实灌面积939万亩。
       1980年,水电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提出《太湖流域综合规划报告》,认为全流域有1053万亩耕地灌溉水源不足,其中除浙西滨湖和杭嘉湖地区外,江苏境内湖西引江、澄锡运河、望虞河、湖西滨湖、淀泖滨湖五个灌区517万亩(内水田414万亩)农田缺水。供水工程以1971年为设计典型年(保证率94%)需补水34.7亿立方米;以1978年为校核典型年(保证率约98.3%),按80%供水,需补水59亿立方米。由湖西引江系统、锡澄运河引江系统、望虞河引江系统引长江水灌溉并进入太湖向其他灌区供水;湖西地区需设330立方米每秒抽水站(除已建谏壁站外,在九曲河、小河、得胜河各建60立方米每秒抽水站),望虞河设100立方米每秒抽水站,澄锡运河需增建鲥鱼港闸。1987年,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提出《江苏省长江流域区域性防洪排涝灌溉规划意见(初稿)》,认为1978年现状缺水29亿立方米,湖西区需结合沿江排涝站抽引江水330立方米每秒(新沟河、鲥鱼港或白屈港各半),并建控制线利用洮滆湖蓄水。湖东区充分利用沿江河道自引外,需结合阳澄片拟建排涝站抽引江水120立方米每秒。
蓄水工程
       青山水库:位于杭州市西部33公里,在东苕溪上游,集雨面积603㎞²,于1958年动工,1964年4月建成。枢纽工程包括:扩大粘土心样砂壳坝,最大坝高24.1米,坝顶高程38.1米,主坝长579米,副坝一座,高8.8米,长71.6米,泄水建筑物为溢洪闸一座,底高程25米,共5孔,每孔净宽7.7米,还有5扇弧形钢闸门5-7.7×5.8米,最大泄流量2230秒立米;输水兼泄洪洞底高程16.5米,直径4米,水电站装机4×500千瓦。 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原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
       对河水库: 对河水库位于德清县余英溪上,集水面积164.7㎞²。于1958年7月动工。1965年8月建成。原设计坝高42.1米,总库容1.9亿立米,施工中1961年降低为坝高33米,总库容1.16亿立米。


老石坎水库:老石坎水库位于安吉县西苕溪,集雨面积272㎞²。于1958年8月动工,1970年3月建成。
       赋石水库:位于安吉县西苕溪西溪,集雨面积328㎞²。于1972年10月动工,1977年3月建成。
       沙河水库:位于溧阳县南部丘陵山区,集水面积148.5㎞²。于1958年动工,1961年建成。
       大溪水库:位于溧阳县南部大溪河上游,集水面积90㎞²。于1958年11月开始兴建,到1960年6月完成主、副坝输水涵洞,坝型为均质土坝,大坝做到高程17.0米。
       横山水库:位于宜兴县太华山区,屋溪河上游,集水面积154.8㎞²。水库兴建分两期施工:第一期,从1958年到1960年,初步完成了清基、防渗齿墙、输水隧洞,大坝做了少量土方,未合拢。第二期,从1966年进行续建,到1969年按计划完成。枢纽工程包括:主坝一座,坝顶长840米,副坝两座,坝顶总长3250米,坝型为均质土坝;溢洪闸一座,设计最大流量448立方米/秒;西岸挖有非常溢洪道宽460米,输水涵洞两座,合计设计流量10.2立方米/秒;涵洞出建水力发电站两处,装机5台,容量500千瓦。
       合溪水库:工程项目于2005年6月经国家发改委立项审批。坝址位于长兴县合溪涧上,诸道岗水文站的下游,距长兴县城12公里,集雨面积为235㎞²,主要功能集防洪、供水、旅游开发和改善水环境为一体,总库容1.11亿立方米。水库枢纽由拦河坝、溢洪道、供水建筑物及放空洞等组成。工程总投资90361万元。
河道治理
       望虞河工程:包括全长60.8km的河道疏浚,修建两岸堤防及护岸,望亭水利枢纽和常熟水利枢纽,两岸配套建筑物,影响工程处理及工程管理设施等,总投资12.92亿元。
       太浦河工程:西起江苏省太湖边时家港,东至上海市南大港接西泖河入黄浦江,贯穿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全长57.6km。工程主要包括:河道疏浚、堤防及护岸工程;太浦闸加固工程(共29孔,每孔净宽4米);太浦河泵站工程(装机300立方米每秒)及配套建筑物工程。总投资15.97亿元。工程于1991年11月开工,至2005年12月全面建成。2006年4月通过水利部与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持的竣工验收。
       杭嘉湖南排后续工程:是太湖流域杭嘉湖地区向杭州湾排水的骨干河道。拓浚4条沟通杭嘉湖地区与杭州湾的纵向骨干河道,建设配套外排枢纽工程,改善杭嘉湖地区排涝条件,为太浦河承泄太湖洪水腾出行洪通道。
       环湖大堤工程:包括加高加固太湖大堤255公里,其中江苏190公里,浙江65公里;大堤太湖侧护砌205公里,其中江苏段139公里,浙江段65公里;新建、加固各类门控制建筑物141座,其中江苏100座,浙江41座;铺设堤顶防汛公路路面138公里,其中江苏段90公里,浙江段48公里。
       东西苕溪防洪工程:是浙西山区向太湖排水的骨干河道,东部杭嘉湖平原的西部防洪屏障。通过拓浚东西苕溪河道、加固修建西险大塘等工程,引导浙西山区洪水进入太湖,保护杭嘉湖东部平原的防洪安全。
       杭嘉湖北排通道工程:西起白米塘,东至王江泾-芦墟一线,北临太湖、太浦河,南至澜溪塘、麻溪,区域面积约700余平方公里。行政管辖分属江苏省苏州市及浙江省湖州、嘉兴市。本区湖荡密布,地面高程仅3.0-3.5米,均低于汛期外河水位。
       黄浦江干流闵行~三角渡段防洪工程:通过建设两岸防洪墙和支河门控制建筑物工程,提高该河段的防洪能力,保护沿线防洪安全。
       红旗塘工程:浙江省嘉北地区和上海市的青浦、松江和金山区境内,总投资9.75亿元。红旗塘工程等别为Ⅱ等,干河堤防、护岸按3级设计,支河堤防、水闸按4级设计。公路桥按三级公路桥设计,机耕桥按四级公路桥设计,干河跨河桥梁通航按Ⅳ级航道标准设计,其余桥梁按等外级航道标准设计。
        扩大拦路港、疏浚泖河、斜塘工程:位于苏沪交接的青浦区境内,总投资7.23亿元。工程为Ⅱ等工程,元荡分流节制闸为2级建筑物,干河堤防、护岸及清水港泵闸为3级建筑物,各支河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元荡公路桥按一级公路桥设计,跨拦路港桥及防汛道路桥按四级公路桥设计;防汛道路为等外级公路(参照四级公路以上标准);拦路港航道等级为Ⅳ级。
防洪工程
       太湖水网圩区是江苏省长江流域比较低洼的地区,总面积11307平方公里(其中圩区面积5183平方公里),耕地561万亩,(其中圩区面积465万亩),易涝面积220万亩。根据这一地区的特点和排水出路,圩区分为湖东水网圩区、湖西圩区2片。
湖东水网圩区
       湖东水网圩区位于太湖下游阳澄、淀泖地区,是太湖水网圩区最低洼的地方,西至望虞河,北抵盐铁塘,东、南两侧与上海、浙江界邻。圩区面积3483㎞²,耕地345万亩。区内湖荡密布,河港纵横,是有名的水网地区。
       太湖下游古有淞江(吴淞江)、东江、娄江三江泄水入江、入海。春秋吴国曾开浚蠡渎、胥浦、黄浦。秦汉开始围田垦殖,三国续有屯田,南北朝时圩田发展较快,部分地区已是低乡田皆筑圩,足以御水,涝不为患。隋唐以后,东江、娄江相继湮塞,逐步在东南和东北方向各形成36条港浦入海入江,洪涝泄路开始变化。唐元和二年(807年)开元和塘,自苏州至常熟90里,导塘西高水入运;元和五年始筑吴江塘路,与古塘岸相接,有利于陆路通行和低田开发;太和元年至九年(827~835年),浚盐铁塘截东北高水。中唐以后,零星分散的围田开始发展为规格成片的塘浦圩田,沿吴淞江北五里七里开一纵浦、七里十里开一横塘,塘浦之土筑为堤岸,一河一浦皆有堰闸。吴越时期,巩固完善塘浦圩田系统,并在吴淞江北浚青阳港及入江港浦,江南浚急水港、小官浦。北宋初期,吴淞江开始淤塞,东南排水渐堵,太湖洪水经阳澄、淀泖腹部农田弥漫盈溢,然后入海;加之大面积拓垦荒地、围垦造田而阻塞水路,塘浦大圩逐步分化为浜泾小圩,洪涝灾害日趋频繁。此后,虽多次裁治吴淞江,拓浚通江港浦、沿湖娄渎,洪涝出路仍每况愈下。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开挖至和塘,导阳澄湖水入吴淞江。明永乐元年(1403年)实施“掣淞入浏”,开范家浜,浏河一度成为排水干河;不到半个世纪,范家浜又冲深扩大为黄浦江,洪涝出路有所缓解。明清两代,多次浚治白茆、浒浦、七浦、浏河等入江36浦,巩固小圩体系,开挖圩内河网。民国时期,继续疏浚白茆、七浦、浏河等排水河道,建白茆闸,引进机电排水,但湖东水网洪涝合流、易洪易涝的状况改变不大。
       建国初期,集中力量修整加固圩堤。1949年汛期先后遭受梅雨台风袭击,圩堤溃决。各县成立低田复圩工程处组织抢修。到1951年加固圩子3115个。1952年,昆山、吴县、常熟的圩堤堤顶分别加高0.2米。1954年暴雨洪水,大面积破圩沉圩,未破圩也严重受涝,仅淀泖区,就受淹90万亩,暴露了鱼鳞小圩御洪排涝标准低的弱点。汛后,在全面加固圩堤的过程中,先后进行了昆山石牌乡拦杆圩和常熟坞丘乡西湾圩联圩并圩、常熟金家大圩机械排灌、吴江湖东和昆山同心圩电力灌排的试点,收到很好效果,并在全区推广。与此同时,1952年兴建七浦闸,1956年拓浚七浦塘中下段21公里。
       1957年开始进行太湖流域规划,提出建设太浦河、望虞河和太湖控制线的“两河一线”工程,实行洪涝分治、高低分开的治理方案。经中共上海局及水电部同意,于1958年冬望虞河、太浦河工程相继开工。望虞河于1960年7月初通后,发挥了区域排水作用。太浦河中途停工,仅江苏境内太浦河上段形成,将淀泖地区一分为二。阳澄、淀泖地区形成三路排水的格局:娄江至沪宁铁路以北为阳澄片,涝水直接排入长江;沪宁铁路与太浦河之间为淀泖片,由众多河港汇水淀山湖入黄浦江;太浦河南为浦南片,合杭嘉湖来水入黄浦江,部分水也穿过未全线沟通的太浦河,北排至淀泖地区辗转入黄浦江。阳澄片面积1430㎞²、耕地150万亩,淀泖片面积1500平方公里、耕地132万亩,浦南片面积553㎞²、耕地46万亩,地面高程大多为3~4米,3.5米以下为低洼圩区,以上为半高田圩区。
       1958年冬开始的“高标准河网化”工程中,全区大规模联圩并圩,发展机电排水,整治阳澄片浏河、杨林塘、常浒河等排水干河。圩区治理按照1954年洪水位遇1956年台风不决,1957年雨型三日雨量200毫米雨后一天排出不成涝的标准,联圩并圩,加高圩堤,建设机电灌排站。到1962年已初步建成千亩以上联圩281个,其中万亩以上大圩56个,5000亩以上至1万亩大圩83个,千亩以上至5000亩圩142个,圩内耕地176万亩,平均每圩耕地6263亩。圩区机电排灌工程,1958年以昆山昆北、吴县渭塘、常熟任阳和辛庄、太仓八里桥、吴江八坼和震泽等为重点,新增0.97万千瓦、受益94万亩。1959年又以常熟莫城和藕渠、昆山昆中、吴县保安和望亭、吴江浦南等为重点,新增0.81万千瓦、受益48万亩。1960年以昆山昆南、吴江铜罗和青云、太仓双凤和新毛等为重点,新增0.36万千瓦,受益33万亩。到1962年,电力灌排面积已达117万亩,占联圩耕地的66%,圩内排水从“三车”为主发展到以机电排水为主,排涝能力大为增强。
       由于联圩发展过快,地形复杂,面积过大的联圩产生了新的内外排水矛盾。1961年经江、浙两省协商,将浦南片9个大圩调整为22个圩,让出13条内河作为外河排水,1965年又分拆了5个大圩。此后,常熟县分拆了5个大圩,昆山县调整5个大圩让出9条排水河道,吴县结合调整联圩整治6条排水河道,改善了外部排水条件。到1972年,千亩以上联圩为404个,其中万亩以上大圩30个,5000亩以上到1万亩大圩104个,1000亩以上至5000亩圩270个,圩内耕地184万亩,平均每圩耕地4554亩。
      1970年后,续建太湖大堤、继续整治排水干河、建设半高田联圩、调整改善机电灌排。上海市实施青松包围工程后,东泄黄浦江的43条河道封堵了23条,淀山湖下排条件恶化。1977年,江苏、上海商定扩大拦路港,但未能实施。在此期间,曾机浚急水港9公里,改善淀泖片中部涝水东泄淀山湖的能力;开挖八荡河莘塔段,使淀泖片南部涝水直接东泄元荡达淀山湖;全面拓浚娄江和浏河二期工程,浚治白茆塘中、下段,开挖杨林塘西段以及七浦塘上游昆山石牌镇和常熟任阳镇两处束窄段,提高了阳澄片排水入江能力。1979年,昆山提出兴建千东、千西大联圩计划。1983年开始千东大联圩工程,将吴淞江以南、千灯浦以东24个半高田小圩及部分圩外耕地计15万亩面积联并成可分可合的大圩,增强分级预降、分区排涝能力。1986年冬又开始进行千西联圩工程。至1987年,湖东水网圩区经过全面治理,全区建联圩610个、耕地229万亩,其中低洼田联圩326个、127万亩,半高田联圩284个、102万亩,已全面普及机电灌排。阳澄片排水入江能力大为提高,但尚未达到1962年雨型设计标准。淀泖、浦南片尚未摆脱洪涝不分的局面,排水出路困难。
湖西圩区
       湖西圩区位于太湖上游湖西地区的山丘区与平原区之间,面积1700㎞²,耕地120万亩,地面高程在4.0米左右。圩区的分布,西部在通济河西岸和丹金溧漕河南段,南部在南河和中河一带,东部在太湖周边。圩区的排水出路,历史上受平原区所限均向东排入太湖。圩区的主要排水河道,西部是通济河、丹金溧漕河;南部是南河、中河;东部是漕桥河、殷村港、武进港、舜河等。宋、明代期间,曾局部疏浚丹金溧漕河、武进港、漕桥河、舜河等。民国期间,局部疏浚南河、丹金溧漕河、漕桥河、通济河等。民国29年(1940年),江阴、武进、无锡三县边区抗敌委员会动员沿河群众疏浚舜河。这些河道,既排涝水,又排洪水,标准较低,不足三年一遇。
       建国后,湖西圩区整修圩堤,联圩并圩,发展机电灌排,兴修农田水利,并拓浚排水干河,沿江河道建闸控制,不断提高排涝能力。1975年《江苏省太湖湖西地区水利规划》编制完成后,进一步按规划要求拓浚排水干河,并于1978年在江边谏壁建成抽水能力120立方米每秒的谏壁抽水站,减轻了北部平原向圩区排涝的压力。该地区主要排水干河的整治情况为:南河—南溪河,起自于淳溧交界,横贯溧阳,于宜兴市大浦入太湖,长87.5公里。1951年冬疏浚宜兴护城河,1965年、1966年疏浚南河东段(南渡桥至宜溧交界处河段),1969年拓浚南河西段(河至南渡河段),1973年拓浚下坝至河段,1974年拓浚东氿至太湖河段等。中河—北溪河,西起溧阳县庆丰乡老鹳咀南河分水,东至宜兴的西氿,全长45.5公里,于1976年拓浚溧阳境内(老鹳咀至杨巷桥)29公里。丹金溧漕河,北起江南运河七里桥,经丹阳、金坛两市后,南达溧阳市城区与南河相接,全长66.9公里。该河于1954年、1958年、1959年、1969年、1971年5次疏浚丹阳至金坛河段,1966年、1977年、1981年3次疏浚金坛至溧阳河段,并于1970年在丹阳、金坛两县交界处建丹金河闸1座。通济河,上游从句容县仑山水库起到宝埝段,为山丘区的溪河,长33公里;下游进入圩区,从宝埝经直溪镇后达丹金溧漕河,长36公里,建国后分期进行拓浚。丹阳、丹徒县于1964年、1969年、1971年拓浚宝埝至三汊河段。金坛县于1958年、1966年、1972年、1973年、1976年分5期拓浚三汊河至丹金溧漕河段。武进港(原称戚墅港),位于武进东南地区,北起江南运河,南由蝴蝶浜入太湖,长29公里。1974年、1977年、1978年分3次全线拓浚。漕桥河,位于太湖、滆湖之间,东起太湖百渎,经漕桥、马庄、尖头通滆湖,长22.3公里,1966年进行全线疏浚。殷村港(又称太滆南运河),西起滆湖沙渎港,经和桥镇、陈桥后入太湖,长23公里,1975年全线拓浚。以上排水干河经多次治理,引排能力有较大提高,但湖西圩区还不能全面抗御十年一遇的涝情。
七、社会经济
物产资源
       据《太湖鱼类志》记载,共有107种鱼类,录属于14目25科74属,其生态类型主要有三类:一是太湖定居性鱼类,如鲤、鲫、鳊、鲂、鮊、鲚和银鱼等;二是江海洄游性鱼类,如鳗鱼、鲥鱼和东方鲀等;三是江湖洄游性鱼类,如草、青、鲢和鳙鱼等。由于受自然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的干扰,尤其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沿江和沿湖大量闸坝的兴建、60~70年代的“围湖造田”以及破坏性渔具渔法的使用,致使洄游和半洄游性鱼类以及沿岸带产卵的定居性鱼类资源数量减少,而湖泊敞水性低龄鱼种群数量在人为繁殖保护措施下逐步增加,形成目前以刀鲚、银鱼等为主体和年变幅较大的太湖鱼类资源格局。现太湖的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有鲚、银鱼、鮊、鲤、鲫、团头鲂、草鱼、青鱼、鲢、鳙、鳗、花鱼骨、鲶、鳜、乌鳢、河川沙塘鳢和似刺鳊鮈等20余种。
地方特产
太湖三白
       太湖三白即银鱼、白鱼、白虾。
       太湖银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鳞、无刺、无腥味,可烹制各种菜肴。日本人常把银鱼与鲱鱼籽、海胆酱一起,配上调味品,制成珍贵菜肴。将银鱼晒成干,色、香、味、形,经久不变。烹制前,用水浸一下,柔若无骨,制成各类应时名菜。
       太湖白鱼:亦称“鲦”“头尾俱向上”而得名,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类之一。尚未养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捞。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
       太湖白虾:白虾壳薄、肉嫩、味鲜美。白虾剥虾仁出肉率高,还可加工成虾干,去皮后便是“湖开”。虾还可入药。内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
太湖珍珠
       太湖珍珠,又名太湖珠。是按产地分类的九大珍珠品种之一。太湖珍珠既是珍贵的装饰品,又是贵重的药材。珍珠清热解毒、性寒、味甘甜、潜阳,能镇心安神、止咳化痰、明目止痛、收敛生肌、治疗高血压、老年支气管炎,胃溃疡等,是珍珠散、六神丸、小儿回春丹等20多种中成药的重要成分之一。珍珠制品还有增进身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强化体质、延缓衰老等功能。
太湖蟹
       太湖蟹,生长于太湖水域,亦称螃蟹,其背壳坚隆凹纹似虎色青黑,腹青白色,腹下有脐,雄尖雌团,内有硬毛。蟹系洄游性生物,每年秋冬,二龄蟹性腺成熟,便成群结队顺流东下,至江海交汇处的浅海中,繁殖而后终生。次年初夏,孵化后的蟹苗又逆流而上,返回至太湖水域落户,经多次蜕壳,逐渐长大,次年便成大蟹。
八、文化传说
       相传,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治水祖师夏禹奉舜帝姚重华之命在太湖治理水患,开凿了三条主要水道,东江、娄江、吴淞江,沟通了太湖与大海的渠道,将洪水疏导入海。这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禹治水于吴,通渠三江五湖。”太湖水面辽阔,东西二百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广为三万六千顷。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王母娘娘要做寿了,玉皇大帝叫四大金刚抬去了一份厚礼。王母娘娘看见后,高兴的连嘴都合不拢了。原来玉皇大帝送的是一个大银盆,里面有72颗特大的翡翠,而且还有千姿百态的各种五色玉石雕凿的飞禽走兽,简直是一个聚宝盆;远远望去,还活象一只精致的大盆景呢,各路神仙都赞不绝。大家看过《西游记》都知道,王母娘娘设蟠桃会,没请弼马温,结果齐天大圣孙悟空发了脾气,大闹天宫。他见一样打一样,当他看见玉帝送的这只大银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棒打了下去,银盆便从天上落了下来,跌到地上砸了个大洞,银子便化作白花花的水,形成了三万六千顷的湖,因此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面的一横落在下面就为一点,也就是“太”字,所以此湖就叫“太湖”。72颗翡翠就成了72座山峰,分布在太湖中间。玉石雕刻的鱼,就是现在太湖里肌白如银、肉嫩味鲜的银鱼。玉石雕刻的飞禽,变成了对对鸳鸯。只有走兽没有活成。
       据科学考证太湖真正面貌是一个海迹湖,地理上称“泻湖”。原来这里是一个大海湾,由于长江、钱塘江泥沙的冲积,长江三角洲不断向东延伸,海湾因湾被泥沙淤积成的沙坝所封闭而形成了太湖,以后在河水和雨水的作用下,海水逐年淡化,于是就成了淡水湖。因此也有人说他是“海的儿子”。
       还有一个历史故事。据历史记载,春秋末年,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越王被吴王困于会稽,俘至姑苏,事奉夫差。后来范蠡献计,把民间美女西施献给了吴王夫差,使他朝歌夜舞,沉缅酒色,丧失斗志,终于使越王报仇雪恨,一举打败了吴国。“平吴霸越”之功,范蠡被封为上将军。但范蠡知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是封建社会的一条历史规律。勾践这个人可与之共患难,不可与之共安乐,现在声名至尊,功高盖主,如不激流勇退,恐怕难以善终。从中原回来之后,范蠡就向勾践说:“君王好好努力吧!请允许我从此辞去,以后不再进入越国了。”勾践诧异:“你现在要离我而去,这是为什么?”勾践说:“我听说,做人臣的,君忧臣劳,君辱臣死。从前君王受辱于会稽,而我之所以不死,就是为了辅佐君王成就霸业,现在君王的事业已成,而我该接受在会稽使君受辱之罚了。”于是,范蠡悄然离开了越国。有人看见,范蠡携带着西施,驾着一叶扁舟,出三江,泛五湖而去,杳然不知所向。后来,经营产业,家资巨万,成为富翁,世称陶朱公,寿终正寝。对于范蠡的功成身退,终得善果,历代的政治家和文人们感慨颇深,晚唐诗人汪遵写了《五湖》一诗,对范蠡的深谋远虑大加赞赏:“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飏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词释 咨询 出团流程
自助游是什么?
半自助游是什么
经济、高级、豪华酒店住宿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规范的旅游行程单
如何办理台湾旅游签证
单房差是什么
纯玩团什么意思
什么叫独立成团
双飞、双卧都是什么意思
经济团、标准团、豪华团
旅游合同 保险
关于合同的变更
有旅游保险吗保额多少
可以不签合同吗
旅游者能否单方解除旅游合同
游客报名 签约应审核旅行社哪些资质
旅游意外伤害保险
旅行社责任险
旅游保险是否要买
有旅游合同范本下载吗
报名签约要提供哪方面的资料
护照 通行证 签证
签证有效期和停留期的区别
护照的申领、延期、换发和补发
签证办理一般程序
签证相关问题解答
中国护照的种类及有效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台湾通行证办理流程
申请入台证办理流程
各国签证须知
港澳通行证和签注
支付 收据 发票
网上银行多次重复付款了该怎么办?
网上已预定并支付定金后因故取消旅游怎么办
是否可提供发票
签约可以刷卡吗
本站线下支付方式
本站在线支付方式
在线支付须知
观光在线-有几种付款模式
关于支付定金的问题
给观光在线网付款安全吗
交通旅游常识 其它
旅客乘机禁止携带物品一览
航空公司的二字代码
常见航空公司的免费行李
国内长途电话区号及邮政编码
世界与北京时差
旅途中的问题
旅途中是否可以离团
随团旅游者有哪些权利
如何看懂旅游产品的价格
出现单男单女怎么办

旅游导航: 周边旅游线路  国内旅游线路  港澳旅游线路  台湾旅游线路  出境旅游线路  旅游酒店  旅游套票  旅游报名  旅游签证  旅游攻略   旅游景点  旅游摄影  旅游指南

旅游线路:  周边热门旅游线路推荐  周边特价旅游线路推荐  周边品质旅游线路推荐  国内热门旅游线路推荐  国内特价旅游线路推荐  国内品质旅游线路推荐  港澳台热门旅游线路推荐  港澳台特价旅游线路推荐  港澳台品质旅游线路推荐  出境热门旅游线路推荐  出境特价旅游线路推荐  出境品质旅游线路推荐

旅游攻略:  安徽旅游攻略  北京旅游攻略  福建旅游攻略  甘肃旅游攻略  广东旅游攻略  广西旅游攻略  贵州州旅游攻略  海南旅游攻略  河北旅游攻略  河南旅游攻略  黑龙江旅游攻略  湖南旅游攻略  湖北旅游攻略  吉林旅游攻略  江苏旅游攻略  江西旅游攻略  辽宁旅游攻略  内蒙古旅游攻略  宁夏旅游攻略  青海旅游攻略  山东旅游攻略 山西旅游攻略  陕西旅游攻略  上海旅游攻略  四川旅游攻略  天津旅游攻略  西藏旅游攻略  新疆旅游攻略  云南旅游攻略  浙江旅游攻略  重庆旅游攻略    北美洲旅游攻略  大洋洲旅游攻略  东南亚旅游攻略  非洲中东旅游攻略  马尔代夫旅游攻略  南美洲旅游攻略  南亚旅游攻略  欧洲旅游攻略  热门海岛旅游攻略

合作网站: 新疆观光网 中国通用旅游 新疆旅游官方网 中国旅游网站导航 翱程旅游网

友情链接: 武汉旅游 南昌旅行社 苏州青旅官网 原籽和田玉 哈尔滨旅游 神舟国旅 南京康辉旅行社 广州去毛里求斯 泉州旅游网 苏州西山农家乐 成都青年旅行社 涠洲岛旅游攻略 十堰旅行社 马尔代夫旅游 一起去哪儿 最新火车时刻表 南京旅行社 鄂尔多斯列表网 东方国旅 宜春旅游 七天酒店预订 广东温泉旅游 坝上草原旅游 宁波旅行社 长岛渔家乐 湖北东方国旅 沈阳酒店预订 旅行社网站 厦门旅游 北京旅游 成都中国旅行社 九寨沟旅行社 新疆观光网 中国旅游网址导航